目前AI领域取得商业化成就的只有8家,他们是百度、阿里云、商汤科技、浪潮云、智谱、中国电信AI、创新奇智以及稀宇科技,十个手指头都数的过来。这是大家看到的感知的信息完全不同吧?8家公司分食这块"小蛋糕"。从图上可以看出,百度、阿里云、商汤科技这三家公司就占了一大半的市场份额。
现实中,AI行业还是挺残酷的,而2024年云计算市场份额8378亿,是AI大模型市场份额的百倍。这说明AI大模型市场份额太小,企业愿意在云计算里花钱,但不愿意在大模型上花钱。
当然这跟AI大模型的盈利模式太单一也有很大关系,当前AI大模型主要服务于为钢铁冶金、面板半导体、3C高科技、汽车装备、食品饮料&新材料等领域。比较单一,而且没有普遍性。
TO B市场:
AI大模型主要是靠定制化解决方案、API调用收费、卖软件、联合开发后分成模式赚钱的。
TO C市场:
所有公司会把精力放到B端G端市场,只有有实力的公司才会经营C端市场,比如阿里和百度。因为C端市场将长期处于"叫好不叫座"的状态。
我的判断是:
数据不会说谎:AI大模型的商业化之路远比想象中还要难。因为AI市场体量小,所以这两年AI的增速应该是最快的,没有之一,但短期内难以撼动云计算的市场地位。而且做云计算的公司做AI有天然的优势。未来,中国的AI巨头一定是来自云计算公司。
TO G只能解决企业资金、部分企业死不了问题,无法拉动消费,只有靠TO B和TO C才能盘活整个AI行业。所以我的判断是跟技术、跟市场没太大关系、而是和大环境有关,是大家真没钱了!只要企业有信心了,人们愿意消费了,AI才能真正迎来春天。也许3年,也许是10年,也许30年。
不过AI大模型的盈利模式还在不断演化,不排除未来会涌现更多创新方式。